根植沃土綻芳華
在華成種業(yè)農科院的試驗基地里,經??梢钥吹揭晃活^戴草帽、身著迷彩服、腳穿運動鞋、手拿記錄本的農技專家。她皮膚黝黑、雙手粗糙,兩條挽起的褲管一高一低,質樸的微笑掛在臉上。自1997年從安徽農業(yè)大學畢業(yè)以來,她一直奮斗在農業(yè)科研生產一線,主要從事大豆、小麥、蔬菜育種等工作,先后參與選育國審、省審主要農作物品種21個,推廣面積近億畝,增加社會經濟效益近10億元……她,就是剛剛榮獲“全國農業(yè)農村勞動模范”稱號的安徽華成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啟云。
情系“三農” 守望麥田的“育種人”
作為一名育種工作者,閆啟云一年要有一大半的時間在田間度過。從播種、除草、病蟲害防治,到收割、脫粒、考種等,炙熱的陽光下,瓢潑的大雨中,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育種工作是艱辛的,但閆啟云樂觀開朗,從沒叫過苦。每年小麥、大豆雜交授粉時,她在試驗田里一坐就是一天,低著頭,拿著鑷子,去雄、授粉、套袋、標記。最辛苦的是做大豆雜交。正值8月中旬,氣溫高、濕度大,即使雨天也要堅持,不能錯過花期。她每天坐在地上,一朵花一朵花地去雄,腿麻了,就站起來稍微活動一下,然后繼續(xù),汗水濕透了后背和頭發(fā)。她常說:“育種就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氣,只有扎根田里十年八年,認真觀察和思考,才能知道農作物什么時候需要水、什么時候需要肥,慢慢找到選育種的感覺?!?/p>
近年來,閆啟云帶領團隊在小麥育種方面,實現高產穩(wěn)產、超高產、綠色抗病、優(yōu)質、耐遲播等重大突破。其中,“皖麥52”連續(xù)4年被農業(yè)農村部定為黃淮麥區(qū)主推品種;多穗多抗超高產小麥品種“華成3366”的選育與配套技術創(chuàng)新及應用,榮獲2021年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參與選育的綠色抗赤霉病品種“華成麥1688”“天益科麥6號”“天益科麥7號”等,為解決安徽省小麥赤霉病防控難題邁出了堅實一步;優(yōu)質強筋小麥新品種“華成2019”“華成2021”等選育成功,為黃淮麥區(qū)產業(yè)結構調整提供了新的方向。
推廣技術 服務鄉(xiāng)村的“志愿者”
“搞育種的人,來不得半點虛偽。你選育的品種怎么樣,不用自己吹噓如何好,專家的評價也并不完全作數,因為農民就是鑒定家,只有農民說好才是真的好?!遍Z啟云時刻將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向群眾傳授種植技術,認真履行一名農業(yè)科技特派員的職責,在群眾中贏得了較好口碑。
從2017年至今,閆啟云作為科技特派員,主要服務于埇橋區(qū)桃園、大店、時村、永安、永鎮(zhèn)5個鄉(xiāng)鎮(zhèn),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指導,為農戶提供貼心的技術服務。在桃園鎮(zhèn),她幫一家企業(yè)引進鮮食玉米新品種,解決企業(yè)品種單一問題,提高了企業(yè)產品市場占有率及美譽度;在大店鎮(zhèn)三里村,她指導農戶利用扶貧項目興建蔬菜大棚,調動了全村農戶瓜菜種植的積極性,促進三里紅合作社的振興與發(fā)展;在時村鎮(zhèn),她推廣的小麥大豆新品種,比當地常用品種畝均增產50多公斤,提高了當地的種植與管理水平,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幫助2個合作社成功申報市級科技項目,并順利驗收。
8年來,閆啟云先后在基地推廣“華成麥1688”“科豆10號”“魯單9088”等12個農作物新品種及小麥高產高效綠色增產、小麥赤霉病綜合防治、農機農藝融合、大豆免耕覆秸播種等新技術;開展技術培訓20多次,培訓人員1000多人,發(fā)放技術明白紙2000多份,推廣的新品種新技術累計應用面積50多萬畝,增加效益1億多元。
躬身阡陌 農民致富的“領路人”
扎根田野,敬業(yè)愛崗。憑著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專業(yè)技能,閆啟云高質量完成每年的試驗、示范、推廣任務,并形成一套科學、嚴謹的試驗操作規(guī)程和品種評價方法,科學預測品種推廣應用前景。
閆啟云先后承擔了國家黃淮南片小麥的品種預試、區(qū)試及生產試驗,安徽省的小麥生產試驗,國家轉基因大豆、玉米綜合性狀鑒定試驗、主要農作物的核心展示等及市、區(qū)級各種展示示范。所有試驗均按試驗方案嚴格操作,及時匯總并上報數據,為品種的審定及推廣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促進了品種的更新換代及優(yōu)良品種的大力推廣,為農業(yè)主管部門推介優(yōu)良品種提供依據。她先后參與完成農業(yè)財政項目2項、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3項、宿州市科技重大專項1項,參與制定4項地方標準和5項企業(yè)標準。
26年來,閆啟云一直堅持深入農村,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解決新問題,有力促進了農作物品種的更新,被鄉(xiāng)親們譽為發(fā)家致富的“領路人”。由于工作業(yè)績突出,閆啟云先后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宿州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獲評宿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優(yōu)秀科技特派員、宿州市勞動模范、全國農業(yè)農村勞動模范等。 記者 楊雪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fā)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yè)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