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供
清供,不僅僅局限于節(jié)日,有的人會四時清供。
祖母是老輩人,出身書香門第,她是四時清供的。祖母清供所需要的器物,只是一個祖輩留下的青花瓷盤;她似乎不喜歡花草,只是清供水果。比如,春天,就清供一盤櫻桃;夏天,則清供幾只大大的桃子;到了秋天,就清供幾只瓜蔞;冬天很難找到新鮮水果,她便清供一盤干果,也覺得好。
古人清供,是很講究“器”的?!堕L物志》記載,古人清供所用的“器”,大致有以下幾種:尊、罍、觚、壺、瓶。前三種,主要是“銅器”,后兩種,則以“瓷器或者陶器”為主。
這幾種“供器”中,又以“瓶”最為常見,古人對“瓶器”的布置,和清供物的插放(怎樣插,插什么,插多少)都是極講究的。
明朝文震亨的《長物志》,對此就有著明確的記載:“隨瓶制置大小倭幾之上,春冬用銅,秋夏用瓷;堂屋宜大,書屋宜小,貴銅瓦,賤金銀,忌有環(huán),忌成對。花宜瘦巧,不宜繁雜。若插一枝,須擇枝柯奇古,二枝須高下合插,亦止可一、二種,過多便如酒肆;惟秋花插小瓶中不論?!?/p>
花瓶,最好設(shè)置在“倭幾”上,倭,即矮小,也許是因為“矮”了,才更便于觀賞;不同的季節(jié),要插不同的花;花瓶,要“單置”,成雙成對地出現(xiàn),難免會顯得“板滯”;花瓶,還要求“瘦巧”,肥則膩,不夠雅致;兩枝以上的花插瓶,一定要錯落有致。古人的事,我們今天已難見到,卻可以從其繪畫作品中,見其一斑。
陳洪綬(號老蓮,晚明著名畫家)的繪畫中,總有兩種意象出現(xiàn):一是假山,二是花瓶?!盎ㄆ俊?,即是清供所用;不僅花瓶講究,插花亦講究。
花瓶,均置一只。多銹跡斑斑,或者出現(xiàn)冰裂紋,以彰顯其蒼古、沉厚;花瓶中,則通常插梅花、竹子或者紅葉。如《痛飲讀騷圖》,清供花瓶是青銅古瓶,內(nèi)插梅、竹各一枝;《閑話宮事圖》,清供花瓶是冰裂紋古瓶,內(nèi)插梅花一枝;《聽吟圖》,古瓶中插的則是一枝梅花、一枝紅葉?;ㄖ?,俱是“瘦巧”、奇崛,然而,卻“瘦”得硬朗、挺拔,仿佛,錚錚生青銅之聲。
梅花象征高潔,竹子象征氣節(jié),紅葉則象征其飄零人生。瓶花清供,說到底,對于老蓮來說,清供的還是一份人格象征,或者意義。
日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文人雅士間,也素有“清供”之習(xí)俗。早期清供,似乎是一味地模仿中國,我見過兩幅日本的清供圖,一幅是“盤供瓜果”,另一種就是“瓶供松枝”?,F(xiàn)在的日本人,清供器具,多為陶器或者漆器,這大概與日本盛行“陶藝”和“漆藝”有關(guān)。
一瓶清供,盛的是一個人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是一個人某種精神的寄托,或者人格的彰顯?!耙黄壳骞保嗫芍^之“瓶里乾坤”,只不過,其“乾坤”,更多的是指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了。
■ 三木齋
· 版權(quán)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quán)拂曉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本網(wǎ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使用。獲授權(quán)轉(zhuǎn)載時務(wù)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如因轉(zhuǎn)載的作品內(nèi)容涉及您的版權(quán)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yīng)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
-
3
-
4
-
5前三季度宿州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95.3億元 11-0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