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xxxx做受欧美人妖,免费无遮挡禁18污污网站,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新聞熱線:3900087   廣告熱線:3900838
本網(wǎng)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歡迎訪問拂曉新聞網(wǎng)

爹在的日子……

2024-04-03 17:26來源:拂曉新聞網(wǎng)--拂曉報作者:

風暖了,草青了,花開了,柳綠了,清明又到了。

年年清明腸斷處,今日又聚祖陵前……看著兩位古稀之年的兄長,滿頭白發(fā),日漸衰老。年逾花甲的我,不禁悲從心底生,跪倒在父母的墓碑前,泣聲道:爹娘啊,您的兒女又來看你們啦!

娘離世3年,爹離世30周年。30年,光陰荏苒,我們兄妹仨均已步入老年。歷經(jīng)人生風雨滄桑之后,對許多事情都看得淡,想得清,放得下。唯獨對父親的思念無法釋懷,并隨著年齡增長,愈加深遠,難以遏制……

常言道:從小沒有娘,一輩子命不強。父親3歲失母,靠著曾祖母養(yǎng)大。他天資聰慧,喜歡讀書,過目不忘。然而,他上了幾年私塾,做生意的祖父卻以孩子太多,“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為由,責令父親輟學。父親不從,哀求不行,哭也無用……他當時的班主任,濉溪國小的吳卓然先生,十分喜歡這個智力超群好學上進的男孩,當面勉勵他:你是我最喜歡的學生,無論將來怎樣,你都要堅持自學終身讀書。吳先生專程趕到祖父家,告知他:您的兒子智力好,非常聰明,不讓他讀書太可惜啦!只要他能繼續(xù)上學,將來肯定是個有用之才啊……吳先生為此多次家訪來勸學,祖父就是不同意父親繼續(xù)上學。最后,年輕氣盛的吳卓然先生慨然承諾:只要您讓他繼續(xù)讀書,學費我替他墊付……可是,擁有一家精品貨店的祖父,竟然開口道:那——老師你能管他吃飯嗎?!

吳先生義憤填膺,震驚無比……就這樣,父親輟學了。

父親12歲就與自家的徒弟同吃同住同干活,15歲去符離集照相館當學徒,17歲開始跑南京徐州學做生意,19歲與母親成婚。父親在自學中完成知識積累,在歷練中獲得人生智慧,在失敗中尋找自我救贖……解放后公私合營,他25歲組建針織生產(chǎn)互助組乃至合作社,27歲擔任總會計,28歲組建針織廠且兼針織車間主任……上世紀50年代末,父親走南闖北,采購傾銷,去上海北京大連等大城市買設備招人才。父親天性豪放,愛好交友,加之接觸到不同層次人群,學習不同地域的文化,登泰山攀十八盤,逛長春賞千里冰封……既讀萬卷書 ,又行萬里路,閱歷讓父親變得越來越堅強勇敢,越來越包容寬厚,越來越自信通透,越來越瀟灑豁達。不到30歲的父親看人斷事迅速且準確,工廠里家族中都承認他的能力和才干,十分看好父親。眼瞅著,父親的日子就越過越好了,個人前途也越來越風光了。

對于兒子們,他言傳身教,牢記詩書傍身,耕讀傳家。令他們要學成“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能耐,不時灌輸“國有大臣家有長子”的意識,讓長兄必須事事處處帶頭做榜樣!他對我兩個哥哥要求十分嚴苛,責任、義務、擔當清晰明了。父親對于我——他唯一的女兒,卻采用寓教于樂之法,以講故事說明道理,從不打罵,也不準別人訓斥。我剛懂事時,父親就給我講《觸詟說趙太后》的故事: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清晰地記得:我上小學報名那天,父親不在家,是母親背著我去的。待到父親下班回來,就趕忙問我:是不是報名念書去了?他還笑著說:念書是世上最好的事情,它能讓你變得有本事有出息,還會讓你越長越俊呢……爹,是真的嗎?我瞪大眼睛問他。父親哈哈大笑,用手指點一下我額頭說:真的,肯定是真的啊!

后來,父親專門給我買個鉛筆盒,盒蓋上印了“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幾個字。父親輕聲說道,你別怪你娘不會做針線活兒哈,她是大家閨秀,從小家里就有裁縫做衣服有廚子做飯呢,她嫁到咱家已然受苦啦……你若能學會做針線活兒,盡管大膽去嘗試,我給你買布料!學會了就能想穿什么自己做什么了,那才叫真本事呢……十幾歲時,我學會了蹬縫紉機 ,織毛衣,做鞋子,還照書本學習服裝裁剪,終于學會做衣服嘍……哈哈,并且還能給爹娘做衣服呢。

父親教子有方,因材施教,方法傳統(tǒng)又創(chuàng)新,效果顯著。高考制度恢復后,二哥也考上了大學。兩個兒子都在大學讀書,一時傳為佳話。父親很是開心,更加期待我能考上大學,走出淮北。他常說,我種三棵樹,兩棵都成材了,就看你能不能長成才了……然而,我文理偏科嚴重,數(shù)學根本不開竅,歷經(jīng)周折均以幾分之差終成敗局。父親很無奈,但當面從未數(shù)落過我。依然說鼓勵的話:凡事要往長遠看,眼前幾步棋下糟了,不礙事的……當時天大的事兒,過3個月后再看,只有斗大的事兒;過3年再看,只有芝麻粒大小,不算事兒了!我相信你讀過的那么多書不會白讀,遇事站高處看,往前看,往遠看……今天上天給你關(guān)上一扇門,明天肯定會替你打開一面窗戶!你只要發(fā)揮專長,握好手中筆,就能寫出一片天地來……后來我在寫作的同時,又參加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習考試,順利拿到了安徽師范大學的畢業(yè)證書,調(diào)到報社,當上記者編輯。父親才總算釋然了……

父親一直感恩吳卓然先生,在吳老66歲生辰時,為他撰寫賀辭,還找著名書家抄錄裝裱好,專程送上,答謝年少時的恩惠。他牢記吳先生的教誨,養(yǎng)成了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勤閱讀善思考。他常說,讀書不思考等于白讀,要知行合一,方可化識為智,最后才會化智為德……為什么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呢?因為天下事情很復雜,道理很簡單,且相融相通,舉一反三,事倍功半……父親愛好書法,學習中醫(yī),偶亦作詩填詞,時常脫口出名句,吟詠格言教兒女。高興時他就全篇背誦李密《陳情表》丘遲《與陳伯之書》。平日里他喜歡和兒女們在一起討論歷史、文學,解說孔孟老莊,屈宋管鮑,愛講什么荀巨伯難不棄友,“建安七子”中他欣賞王粲,“唐宋八大家”亦鐘情蘇軾……他更喜歡聽我那兩位學哲學的哥哥一起討論費爾巴哈、黑格爾……這時候,他都安靜坐在一旁,默默地聽,一句話都不說,表情怡然自樂……記得有一年,我把李澤厚《美的歷程》推薦給父親,他認真地讀了幾天后,竟然還手不釋卷,并告訴我:這個人是大才子啊,很值得深讀細讀呢!

后來,父親患上了腦溢血,幾經(jīng)搶救治療,雖保住性命,卻半身不遂了……那年父親剛剛57歲。 父親癱瘓后,我一直陪伴著他,每天從家到醫(yī)院,從醫(yī)院到家里,除了上班時間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社交。7年多的時間,不曾離開父親。一天,我眼淚汪汪地看著父親,只見他的面部表情非常平靜,笑瞇瞇地看著我,淡定從容 ……他說,你要孝順你娘啊,凡事往好處想,你好好工作,活好你自己……那年清明節(jié)剛過,65歲的父親就了無牽掛地走了……

多年以后,正如父親所料,娘幫我養(yǎng)大了孩子,疼我愛我到老……我也照顧失能的老娘5年多,直到娘91歲時,才平靜安詳?shù)仉x開了我們……

女兒長大成人后,曾問過我:媽媽喜歡什么樣的男人呢?我脫口而出:智慧又勇敢,善良又堅強,灑脫又大方,有知識有修養(yǎng),有見識有格局……

女兒戲謔道:這個男人是誰???他是我爹嗎?

我驕傲地說:他——是我爹!

我與女兒講了很多很多關(guān)于我父親的故事……女兒聽完后,感慨萬分:外公真帥啊,是優(yōu)質(zhì)男!可惜他去世太早了,我都不記得外公長啥樣了……

是啊,他去世太早了!可我記得他??!永遠記得,永遠、永遠……淚眼朦朧時,我總會看到一個畫面,如夢似幻:兒時的我,牽著他的大手走在熱鬧喧嚷的大街上,人來人往中,他一會兒彎腰低頭和我說話,一會兒笑著往我嘴里放了一塊糖果,味道好甜、好甜哪……

爹——30年不見了,您現(xiàn)在去哪里了呀?閨女想您??!

□丁雁茹

版權(quán)所有: 拂曉新聞網(wǎng) 本站點信息未經(jīng)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