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落實“民聲呼應” 鋪就民生“暖心路”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真沒想到,咱村反映的道路問題能解決得這么好!你看這水泥路鋪得又寬又平整,以后咱們進出村子再也不怕道路難走啦!”近日,家住蕭縣永堌鎮(zhèn)石莊村的村民劉祥林興奮地對鄰居說。
石莊村地處永堌鎮(zhèn)政府東南偏僻的山窩內,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交通閉塞,唯一一條通往外界的山路,因年久失修而變得崎嶇難行,嚴重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去年,有村民通過省長信箱留言反映這一問題。很快,蕭縣“民聲呼應”辦公室便接到了反饋信息。他們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實地查看道路受損情況,及時了解群眾訴求,并結合群眾意見,首先鋪了一條480多米的煤矸石路,初步滿足了群眾的出行需求。為持續(xù)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又將該路納入了蕭縣2023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補助資金項目,進一步將其硬化為水泥路,并延長至1780米。
“針對省‘民聲呼應’反饋的問題,我縣沒有當成一般的事項、點位上的問題或階段性的工作來抓,而是把其當作發(fā)現(xiàn)問題、檢驗政策、拾遺補缺的‘試金石’,并以點帶面、舉一反三,積極從政策、機制層面‘堵漏洞’‘打補丁’,站在全縣的高度切實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和高頻共性問題?!笔捒h“民聲呼應”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安翠玲說。
針對群眾普遍反映的“出行道路”問題,該縣制定了《蕭縣農村道路“進村入戶”建設工程實施方案》《蕭縣農村道路“進村入戶”建設工程實施細則》等文件,組織鄉(xiāng)鎮(zhèn)(街道)精細化摸排項目需求數(shù)量并納入年度項目庫。2023年5月份以來,該縣累計修建“進村入戶”項目道路71公里,總投資約3633萬元。同時,聚焦群眾對美好生活環(huán)境的希望與愿景,積極以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為抓手,以改善鄉(xiāng)村基礎設施為切入點,秉承科學謀劃、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強力推進的原則,科學整合各級涉農項目資金,建設完成和美鄉(xiāng)村中心村8個,新建高標準農田3萬畝,改造提升6萬畝,安裝路燈1293盞,建設衛(wèi)生廁所1700座,修建污水管網9.57公里,污水管網接入3524戶,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設施條件和人居環(huán)境。
“下一步,我縣將持續(xù)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以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為統(tǒng)領,著力補基礎、強功能、惠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卑泊淞岜硎?。 (張祖北)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fā)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