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饅頭
快過年了,想起了記憶中的蒸饅頭。蒸饅頭曾經(jīng)是一種最具年味的傳統(tǒng)習俗,它開啟了春節(jié)的大幕,囤積的饅頭足以讓人們吃上十天半月,不再為一日三餐而奔忙,而是有更充裕的時間享受悠閑、快樂的年節(jié)時光。
過年的前兩三天,人們開始準備年節(jié)美食,蒸饅頭、炸丸子、炒花生、熬芋頭糖……其中,蒸饅頭是重頭戲。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父親手持斧頭和鋸子,把廢舊的木柴、樹根加工成劈柴,也會從自家的樹上提取干棒,堆放在一起,為蒸饅頭提供燃料。因為蒸饅頭需要的是旺火,而劈柴恰恰具備了這種燃燒特征,而一般柴草的火候是遠遠不夠的。有了劈柴,蒸饅頭就不用發(fā)愁了。
母親開始準備蒸饅頭的配料,主要原料是干辣菜加粉絲。辣菜有兩種,一種是野生辣菜,開春以后,萬物復(fù)蘇,野辣菜散見于田間地頭。這個時候,母親會挎著竹籃,到湖里四處尋覓和采挖野辣菜?;丶抑?,洗干淘凈,進行腌制。另一種辣菜是人工種植的,俗稱大辣菜,生長旺盛,莖葉肥壯,個頭遠超野辣菜。雖然同是辣菜,但各有各的風味。辣菜是我們家餐桌上唯一一道從未斷過的家常菜。天熱以后,缸里的辣菜存量過多,為防止腐壞,母親會把辣菜撈出來,置于陽光下,晾曬成干菜,存放在陰涼干燥處,以防霉變。到了過年的時候,母親把干辣菜拿出來,用水浸泡,軟化以后與粉絲混合在一起,摻雜些許的豬肉,用刀剁碎,制成饅頭餡。為了增加饅頭的口感和多樣化,母親還會在饅頭里包裹紅棗餡、芋頭丁餡、糖蜜餡,讓春節(jié)的饅頭美味多多。
蒸饅頭的那一天,要燃放鞭炮,一放就是兩掛,寓意好事成雙。燃放鞭炮不僅凸顯傳統(tǒng)的儀式感,更能烘托出喜慶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母親把饅頭包好以后,在鍋口置放一個自行編制的草圈,擴大蒸容量,一次性蒸制兩層饅頭。
我那時才10來歲,懵懂無知,一副毛手毛腳的樣子。我忽而坐在母親身邊,拿起案板上的面團,學著母親的手法,包起餡來??擅鎴F在我的手里不聽使喚,包好的饅頭軟塌塌的,跟丑小鴨似的,品相不忍直視。母親在一旁笑著說:“別添亂了,燒鍋去吧!”
“好嘞!”母親一聲令下,我便動如脫兔,一下子就蹦到了鍋灶前。燒鍋是我的拿手好戲,別看我小小年紀,燒鍋已經(jīng)有多年經(jīng)驗了。幾歲的時候就學著賴鍋炊,跟著姐姐一起燒火。其實,我擠在鍋灶前的小心思不過是冷天烤火取暖,或是讓姐姐烤紅薯打牙祭罷了。耳濡目染,燒鍋的活兒自然看懂學會了。
燒鍋要先用易燃物引火,我從麥垛上扯了一抱麥草,點燃鍋灶以后,慢慢添加劈柴。劈柴旺火且持續(xù)時間久,我一邊守著鍋灶添柴,一邊忙中偷閑,看著小人書。偶爾聽到外面的鞭炮聲響,便忙不迭地跑出去看熱鬧,但旋即又折返回來,繼續(xù)堅守“工作崗位”,生怕母親斥責。其實,最能包容子女的就是母親,盡管我平常會因為淘氣被母親數(shù)落幾句,甚至被拿著樹條追攆過,但終究沒有落下,母愛從來都不會給我們帶來疼痛感??粗遗艹鋈ィ赣H會翻眼瞅我,但隨即又笑了起來:“臭小子,真拿你沒法子!”
灶爐里的火越燒越旺,廚房里煙霧彌漫,鍋里的饅頭散發(fā)著濃濃的香味,跟開壇的老酒一樣撲鼻。母親深諳火候,一聲“熟了”就能開鍋了。饅頭一出鍋,我們姐弟幾個就跟小燕子一樣歡快地嘰嘰喳喳,一個個拿著碗,搶先到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母親擅長廚藝,老人家做啥啥好吃。就說這剛蒸出的饅頭吧,面層綿軟可口,餡料風味獨特,我一口氣能夠吃上好幾個,這帶著年味的鮮香饅頭真的讓人大飽口福。
“去,送幾個饅頭給你大伯嘗嘗?!蹦赣H拾上一饃簍饅頭,差我送給西頭的近房大伯。大伯70多歲了,孤身一人,平常還沒啥感覺,一到逢年過節(jié),看到人家大人孩子熱炕頭,便心生凄涼,把自己關(guān)在小院里喝悶酒。我的父親、母親體諒他的苦楚,家里來了客人或是逢年過節(jié)就把他喊過來,吃吃飯,拉拉呱,讓他感受一份親情和暖意。這不,饅頭剛出鍋,母親就讓我送過來了。其實,從我記事起,我家蒸饅頭每年都少不了大伯的份。
“大伯,饅頭還熱著呢,你嘗嘗?!蓖崎_大伯的院門,看見老人家正坐在那里就著花生米喝酒呢,我把饃簍放在了他的面前。大伯已經(jīng)喝得微醉,臉紅得跟關(guān)公一樣,有些語無倫次,但我能聽出一個主題,就是說我是個孝順的孩子,對他好。我拿出饅頭遞到他的嘴邊,大伯張開布滿胡須的大嘴,可勁地嚼著饅頭,連連點頭:“好味道,好味道!”此刻,我分明看到大伯的眼里閃動著淚花。
饅頭蒸了一鍋又一鍋,一直持續(xù)到晚上,簸箕筐里堆得滿滿當當?shù)?,真是饅頭兆豐年、農(nóng)家有余慶??!此后過節(jié)的日子里,母親每頓飯都要餾上一鍋饅頭,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有吃有喝,其樂融融。年前蒸的饅頭通??梢猿缘皆?jié)。
春節(jié)喜洋洋,饅頭滋味長……
□金色田園
· 版權(quán)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quán)拂曉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本網(wǎ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使用。獲授權(quán)轉(zhuǎn)載時務(wù)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zhuǎn)載的作品內(nèi)容涉及您的版權(quán)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yīng)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
-
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