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累計建成82萬畝高標準農田及園地
拂曉新聞網(wǎng)--拂曉報訊 近年來,碭山縣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緊緊圍繞改善農業(yè)基礎設施、增強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以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fā)展為目標,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及園地82萬畝。
健全機制明確工作任務。碭山縣制定農田水利治理三年行動計劃,計劃三年治理農田30.11萬畝;到2024年,計劃將全縣95個灌排能力較弱的小型農田灌排片區(qū)灌溉保證率提高到75%以上,實現(xiàn)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全縣消除易澇農田。高起點、高規(guī)格制定農田建設最后一米建設規(guī)劃,實施農田建設最后一米,爭取農田水利建設規(guī)范化、標準化,溝渠相連,大小溝全面硬化、徹底解決農田排水問題。
多措并舉強化要素保障。加強領導,成立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細化落實方案,量化建設內容,形成工作合力,確保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有序推進。積極籌措資金,確保資金到位,2023年全縣項目總投資1.004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3895萬元、省級財政2324萬元、市級財政 475萬元、縣級配套3288萬元和經營主體自籌25萬元全部到位。成立工程督查組,對工程進度、質量進行專項督查,制定周調度會制度,加強對工程建設情況的調度,提高工程質量建設、加強項目進度管理,同時加強監(jiān)理、跟蹤審計、第三方檢測全程服務,對質量層層把關。
建管并重確保長效使用。高標準農田按照“誰使用、誰管護,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進行工程建后管護。新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經市、縣級驗收后,與村民委員會辦理移交手續(xù),納入管護范圍,建立管護臺賬,記錄管護情況。一年內,若發(fā)現(xiàn)工程設施因質量缺陷導致的損壞,由施工單位負責整改和修繕。同時,管護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記者 彭序)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本網(wǎng)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