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氣
茶,也講究“氣”,但茶氣,不是茶汽;茶汽是有形的,冉冉而升,看得見,甚至嗅得出;而茶氣,則是無形的,內蘊其中,看不見,摸不著,非識者不能知也。
茶氣是神,是茶之精神所在,神韻所在;氣韻生動,茶氣也是茶之生動所在。
我不喜歡喝綠茶,卻喜歡看綠茶在杯中緩緩舒展開來的那個過程。載沉載浮,水是舞臺,茶是青衣,青衣在舞臺上款款行走,腰肢扭轉,婀娜多姿,水袖輕輕一甩,一杯綠茶就泡開了。
那么優(yōu)雅,那么輕靈,那么飄逸。
那個過程,真是氣韻生動。氣在何處?在江南的青山秀水,在竹林中刮過的一陣陣竹林風,在清晨新草上綴著的那一滴滴露珠,在稻田中飛起的那一行行白鷺。青山秀水,賦予綠茶以青碧之色,以秀潤之質;竹林風,則讓一杯綠茶,清香飄逸,多了一份仙氣,多了一份雋永氣;露珠,色清,色瑩,一杯泡好的綠茶,正是有一種清瑩之色?。灰恍邪樕锨嗵?,啜一口綠茶,大有青天白云之快感,心底清澈,思接千載,如白云在青天上飄逸而過,真是爽徹極了,靈性極了。
讀書,我喜歡讀明清小品。我覺得,一杯綠茶就是一篇明清小品:性靈、雋永、雅致,滋味永長。
我喜歡喝的是紅茶。
紅茶,厚重,醇香。我尤其喜歡紅茶的色,紅紅的,無論是淡紅還是深紅,都給人一種飽滿、陳實的感覺,給人一種德之厚者的人倫之思。
紅茶,也讓我想到江南,想到江南經年的覆頂青瓦,想到江南的古街、小巷。青瓦上,青苔滿滿,每一片,每一絲,都經過風吹雨潤,都經過時間的打磨,歲月滄桑里,滿是故事,滿是深情。紅茶是發(fā)酵過的,是醞釀過的,紅茶之氣,正在這“發(fā)酵、醞釀”的故事之中,情義之中。江南,多老街,多深巷,老街深巷里,刮過歷史的風煙;淌過歷史的水流;踏過歷史的馬蹄,但無論是哪一種,它都會伸向歷史的深處,那么幽深,那么厚重,紅茶之氣,不正是在此嗎?
紅茶之思,還讓我想到北方深冬里的那一爐紅火,于嚴寒中溫暖著周圍的一切。紅茶暖,暖人,暖心,暖情,恰如北方人家的那一爐紅火。若然,圍爐而坐,捧書夜讀,一杯紅茶暖的滋味,就愈加濃厚了。
紅茶,是一頁《論語》,是一頁《史記》,是一頁《漢書》,是一把洋溢著渾厚之音的古琴;紅茶,不是李白的浪漫,而是杜甫的沉郁。
然則,茶之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普洱,尤其是熟普洱。普洱“養(yǎng)老”,浸淫日久,古醇芬芳,老而彌醇,老而彌香,具姜桂之性。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不過,我對普洱之愛,卻正是在那“紫黑紫黑”的色彩。普洱之色,真“釅”,“釅”出一種混沌狀態(tài),一種鴻蒙狀態(tài)——那是一種對原始的回歸。
我覺得,普洱之“氣”,正在于給人一種“回歸”的感覺。
啜一口普洱慢慢品來,滿口蕩漾回香。香氣氤氳,人之思,會在香氣中浮沉,沉向遠處,沉向深處,沉到生命的原始。
故而可以說:一杯普洱,就是一個神話傳說,就是一冊線裝書,就是一塊古碑,就是一件青銅器,就是你思想回歸路上的終極思考和探索。
茶氣何在?在“神”,不在“象”;在品茶時的幽思,而不在啜飲時的香氣;在形而上,而不在形而下。
說到底,茶氣,是一種內斂,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文化意蘊。
鐘讀花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fā)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yè)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