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牛肉
讀中學的時候,學校邊上的石門一路上,有一個弄堂口,有一家小吃店,也沒有店招,其實就利用一邊的墻,用簡易材料搭出一個小空間來。后面是廚房,前面靠人行道放一個玻璃柜,里面放幾樣涼菜。中間是四五張方桌。營業(yè)時間從早到晚,啥時候去吃都行。
店里賣生煎,鍋貼,面條,也可以要幾樣涼菜,喝幾盅小酒。對我們這些學生最具吸引力的,則是它的招牌小吃:牛湯面。廚房里永遠燴著一大鍋牛肉湯,里面有牛肉牛骨牛雜,還放了咖喱,黃澄澄的。
面條是店家自己軋的,寬而薄。牛湯面二兩一角,三兩一角五。大鍋下了面,撈在碗里,再舀牛肉湯澆上去,撒上碧綠的蔥花,味道好得不得了。如果光喝牛肉清湯,五分一碗,加牛肉,一角五分。
我?guī)е酗埖綄W校吃,省得來回跑,是淘好的米和隔夜剩下的菜。到校先把盛米的飯盒放食堂里,中午放學去拿蒸好的飯。有時頭天晚上沒剩菜,就不帶飯,中午跑去吃三兩牛湯面,比吃自家飯香多了。也有不少附近弄堂小廠的工人,吃夠了食堂的飯菜,跑來吃牛湯面。那時上海人吃牛肉是比較少的,菜場里一般人買不到。
剛去皖北插隊,就吃上了牛肉,隊里一頭母牛難產(chǎn),死了。當年牛是不能隨便殺的,屬于生產(chǎn)工具,要報公社批準。牛是自己死的,又有在場的獸醫(yī)為證,所以就沒問題。
牛皮剝了賣,牛肉切成大塊,放飼養(yǎng)室的大鍋里煮熟,先是每個人能喝一碗牛肉湯,如果加一角錢,湯里就能撒進幾片牛肉。于是我們喝到了原汁原味的牛肉湯,湯鮮,肉嫩。因為牛不是老死的。剩下的熟牛肉,隊里派人拉到集上賣了。
皖北當年牛肉便宜,集上生的才六角一斤。那時最貴的是豬肉,因為油水足。牛羊肉雞鴨魚蝦都比豬肉便宜。但再便宜,也基本上吃不到。首先不能亂殺,其次很難燒酥,費柴禾。當年缺柴幾乎與缺糧是一樣的。
一直到后來市場搞活,而農(nóng)村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牛也沒那么金貴了,城里鄉(xiāng)下便有了賣生熟牛肉的。當?shù)爻苑ê孟窬蛢煞N,牛肉湯,鹵牛肉。沒見過爆炒紅燜之類的。
記得在宣傳部工作時,一位農(nóng)村的朋友邀我們?nèi)ニ页耘H?,因為他家開飯店,牛肉是主打菜。于是某天和同事乘了下午的長途車,跑了兩個小時,到了那個靠近徐州的小集鎮(zhèn)。他家是夫妻老婆店,規(guī)模不大,牛肉不是批來的,而是自家宰殺。而且殺牛的竟然是他老婆!那天晚上吃紅燒牛肉,喝牛肉湯,晚上就住他家中。
那地方是一小片山區(qū),養(yǎng)菜牛的人家比較多。后來果然有人搞出來一個地方特產(chǎn):陳家牛肉,開了加工廠,做成鹵牛肉,還生產(chǎn)真空包裝,皖北一片幾乎所有農(nóng)貿(mào)市場都有銷售的,也營銷到其他地方。
再到后來,就是遍地開花的蘭州牛肉面了。城里鄉(xiāng)下,處處能看到店招。至于口味,就不大好講。反正我吃過的,就拉面上放幾片牛肉。我沒去蘭州吃過牛肉面,我想即使在蘭州,各店家的口味也有優(yōu)劣,不可能一模一樣。所以就當是蘭州拉面吃吧。
還有段時間,縣城里居然掛出來美國加州牛肉面的牌子,很洋氣的樣子。去吃過,就是卷面下好放點醬油,上面放幾塊牛肉。恐怕店家都不知道加州在美國哪一邊。
牛肉似乎是很粗放的食物,文學作品中與彪形大漢比較相配?!端疂G》中幾條好漢下酒館動不動就“切二斤熟牛肉來”。卻沒見《紅樓夢》里吃過牛肉。但現(xiàn)在有學者提出來,因為中國一直是農(nóng)耕社會,所以歷朝歷代都禁止殺牛,一頭牛可以養(yǎng)活一大家人。
魏晉南北朝時,“非宗廟社稷之祭不得殺牛,犯者皆死”,殺牛是死罪。清代私殺耕?!罢纫话?,流三千里”。《水滸》發(fā)生在宋朝,《宋刑統(tǒng)》有規(guī)定:“諸故殺官私牛者,徒一年半”,殺牛的要判刑一年半。哪里有家家飯館賣牛肉的事?施耐庵寫《水滸》時不知前朝律法?所以,榮寧二府不是不想吃牛肉,而是吃不到。還是曹雪芹的水平比施耐庵高。
現(xiàn)在,牛肉的做法是越來越精細,講究,不是一律放在鹽水里煮了。有的店家專門進口了澳洲或日本的牛肉,據(jù)說味道好,當然價錢也上檔次。但我看了那些牛肉的樣子,就不敢嘗試。所謂的雪花,全是脂肪,而牛羊的脂肪,是最難被消化吸收的,你看那些牛油羊油涼了后的樣子就有數(shù)了。本人膽囊已切除,不敢冒這個險。
查了一下那些高檔酒店的牛肉菜品,真是眼花繚亂,請看:火焰牛肉,生焗牛小排,藤椒爆炒牛肉眼,慢烤牛肉沙拉,木桶鮮牛肉,水晶牛肉卷,琥珀牛肉,鮮花椒烹汁小牛肉,火把肥牛,勃艮第燉牛肉,燒椒拌牛肉,姜汁牛肉,桃仁炒牛?!也坏珱]吃過,聽說也是第一次,根本想不出它們的味道和形狀。
退休回上海生活,牛肉是時常見到的,也時常燒了吃的。我只買一個部位:肋條,因為能燒酥。好幾次買其他部位的包括牛腱,燉太酥切時不成型,纖維切不斷就咬不動。不燉酥,里面的筋也咬不動,所以干脆不買。
一次經(jīng)過浙江中路廣東路那些新疆人開的牛羊肉店,順便買了幾斤牛肉,其中有牛里脊。想炒牛肉絲,但又怕技術不行,炒老了。最后采用潮汕牛肉丸的做法,打!用刀背將牛肉放案子上錘打,打到成漿,再做成牛肉丸,倒真是彈性十足,又嫩又鮮。
在外面館子里吃牛肉面,基本上沒有可口的。當然我不是在高檔酒樓享用的,(誰吃一碗牛肉面去五星級酒店?)牛肉都是柴而硬。據(jù)說有的地方牛肉面牛肉入口即化,不知是何方神圣有這等水平?
還記得有一年到山西旅游,臨走在太原火車站候車。夜里九點的車,我們先輪流找地方吃晚飯。我選中一家面館,要一碗牛肉面,18元(2015年),端上來,就是光面加醬油,上面有牛肉四五片,紙樣薄,郵票般大。對這家店的廚師刀功絕對佩服。
上海熟菜店里一般都有鹵牛肉,兩種,醬牛肉和鹽水牛肉,價錢基本上是所有熟菜的天花板。當然,生牛肉也賣五六十一斤了,理解。還是想到那次旅游,在平遙城里,見不少賣熟牛肉的小攤,價格便宜得嚇人。導游提醒:現(xiàn)在生牛肉多少錢一斤?請大家不要隨便買。
我們吃晚飯的餐廳外就有一個小攤,趁還沒開飯,我跑出去看,熟牛筋碎片,二十元一斤。牛筋好像比牛肉還貴???但照樣有不少人買??吹贸龆际窍铝税嗟霓r(nóng)民工,手里拎瓶酒,要攤主稱一斤半斤的。
疫情前一年,去宿州把原來的住房賣掉。那里時興吃牛蹄,帶皮的。某天單位同事請我吃飯,到飯店點菜時,見有一個剛剛加工到半熟的牛蹄,老板說再燒個把小時就好,你們先喝酒。但最后牛蹄還是沒酥,幾個牙好的啃了半天也啃不干凈。
這幾天小區(qū)對面一家食品店里見有賣這種半成品的牛蹄,老大的個頭,三塊五一斤,估計上海人是不大會買的。
王仲翔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本網(wǎng)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nèi)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jīng)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