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xxxx做受欧美人妖,免费无遮挡禁18污污网站,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新聞熱線:3900087   廣告熱線:3900838
本網(wǎng)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歡迎訪問拂曉新聞網(wǎng)

書緣

2023-08-07 10:24來源:拂曉新聞網(wǎng)--拂曉報作者:

最早接觸“書”,是1953年前后,我還在母親懷中抱著的時候。我應該叫叔叔伯伯的一群街坊們,每天都到處去借書,借來之后,讓我母親讀給他們聽。

那時候,幾乎沒有什么娛樂項目可以消磨業(yè)余時間,唯一可以幫助熬過漫漫長夜的活動,似乎就是“聽大書”。叔叔伯伯們多不識字,而我當教師的母親因為需要帶我,只好放棄了教職,在家里當“全職媽媽”。于是,她順理成章地成了街坊們的“讀書人”。

讀書給別人聽,或者大家集中起來聽別人讀書,可能是很古老的文化傳統(tǒng),當時故鄉(xiāng)人稱這種活動為“揭頁子”。故鄉(xiāng)的縣城老衙門口有個“說書場”,場里有個專門靠“揭頁子”生存的藝人,姓段,據(jù)說是前清的秀才。段老人拿一本《三國演義》“揭頁子”,因為一邊讀,一邊講解,一本《三國演義》“揭”了好多年。當然,1953年前后,揭頁子的段老者,已經(jīng)銷聲匿跡了。這種“傳統(tǒng)”似乎不惟中國有,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記得好像讀過一本外國的長篇小說,大概叫《讀書人》吧,寫那個“讀書人”因為讀書,有了先進覺悟后所發(fā)生的故事。小說里的所謂“讀書人”,就是古巴生產(chǎn)雪茄的工廠,專門找來在雪茄作坊里,讀書給工人聽的人。

每天晚上,街坊們聚集起來到我家聽書。顯然,父親喜歡,略帶得意地自稱我家是“寒舍書場”。母親讀書的時候,街坊的叔叔伯伯們輪流抱我。后來他們見到長大成人的我,就居高臨下地宣稱:乖乖,老子可是抱過你的!我委婉地反駁:你們借來的書,我也都聽過的。他們馬上說:你還尿濕過我的衣服呢!我只好表示道歉。同時強調(diào),那個時候,我根本聽不懂你們的“書”。事實上,隨著年紀增長,漸漸弄明白了他們的所謂“書”,其實都是武俠小說、公案小說一類,諸如《三俠劍》《七俠五義》《包公案》《劉公案》等等,皆為“婦孺之學”。

母親本愛讀書,可謂手不釋卷,晚上大聲讀公案小說武俠小說給街坊鄰居們聽,白天一個人的時候,就默默地看其他小說。母親八十歲的時候,我的一撥朋友在我家討論“張恨水”,意見不統(tǒng)一,爭吵得面紅耳赤,不亦樂乎。到了吃飯的時候,母親坐在餐桌上,慢聲慢語告訴他們:你們沒有好好閱讀張恨水,幾本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都弄混了……接著,很明白地告訴大家,某某,是某某書中的人物,某某則是某某書中的人物,某某情節(jié)是某某書中的情節(jié)……你們讓關公打秦瓊,自己先鬧了笑話,還辯論爭吵什么?朋友們先是大大吃驚,后是羞愧難言。吃驚的是這個家庭老太太居然如此“博學”,羞愧的是自己因無知而貽笑大方。

這種生活環(huán)境,當然培養(yǎng)了我對讀書的興趣。走路還有些蹣跚的時候,就經(jīng)常拿到書籍,一本正經(jīng)地翻看,愛不釋手的樣子。父親見了,鼓勵我也讀一讀。我當然高興,但是還沒有上學,不認識字。父親說他們可以教我。在父母的幫助下,我慢慢從一字一頓到可以流利閱讀了。我們家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我站在中庭大聲閱讀小說,父親一邊忙手中的活兒,一邊聽,隨時糾正我的錯誤。記得有一次,我大聲讀《秦英征西》,讀到秦英舉起來巨鼎,累得微微“腰紅”。父親從旁糾正,是臉紅。我把書遞給父親看:說明明是腰紅嘛!父親看都不看,說書上印了錯字。我表示不服氣,書上怎么會有錯字?父親毫不含糊地說,你給我記住,什么人都可能犯錯誤,印書的人也不例外。

“什么人都可能犯錯誤”,這句話,陪伴了我一輩子,讓我經(jīng)常得到新的領悟。

我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讀完了四大名著,相對其他同學,讀書相對多而且雜,雖然有些囫圇吞棗,雖然有些混沌迷糊,卻對我后來的學習乃至創(chuàng)作,都受用無窮。讀書的實用功能固然重要,更加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我喜歡讀書的興趣,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

孩子教育,美好興趣和優(yōu)秀習慣的養(yǎng)成,至關重要。

尹洪波

版權所有: 拂曉新聞網(wǎng) 本站點信息未經(jīng)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