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光與熱的集合
某地的城管局曾收到一封來信,有市民希望能將路燈熄滅的時間延遲15分鐘。這個要求有些莫名其妙。
打聽后得知,原來,市民的母親是環(huán)衛(wèi)工人,四點半就上街清掃馬路了。在當?shù)?,為了防止電能浪費,會讓路燈在早晨定時熄滅。但那時還未破曉,天色依舊很暗?;颐擅傻沫h(huán)境讓她不僅難以發(fā)現(xiàn)清掃死角,而且無法判斷垃圾袋里是否有尖銳物品,一不留神,就會劃出血淋淋的傷口,甚至弄傷眼睛。
城管局迅速核實,發(fā)現(xiàn)其母親負責的路段因為開關的設定,確實會讓路燈在天亮之前就早早關閉。因此,他們與市政維護承包方協(xié)調,把亮燈時間延長了20分鐘,一直等到夜色徹底褪去,晨光灑落,視野足夠清晰后,再讓路燈下班。
盧梭曾說:“房屋只構成鎮(zhèn),市民才構成城?!睂Τ鞘卸?,人間煙火是最根本的生命力,所以城市從不是一個生冷的詞語,而是光與熱的集合。當凌晨五點,天地還未完全實現(xiàn)晝夜交接時,城市為辛勤工作的人們撐起屬于它的光明,與此同時一起發(fā)著光的,還有一顆顆溫暖的心。他們是生活底層的勞動者,但城市并沒有漠視其需求,而是尊重并善待、支持著他們的勞動。當環(huán)衛(wèi)工人起早貪黑地為城市美容和保養(yǎng)時,城市也為他們留足了光明與溫暖。這就是人本理念。而這種“被在乎”的感覺,是最強勁的推動力,讓他們工作起來愈發(fā)一絲不茍,也讓光與熱有了更充沛的回流。
新聞報道過一家餐館——彭家正湯。每天早上六點多鐘,在別的店剛剛開門、還未營業(yè)時,這家已是門庭若市,座椅上坐滿了橘紅色的身影。他們都是環(huán)衛(wèi)工人,清掃完馬路后,便過來吃早飯。店員和他們已經很熟了,看到人來,就會盛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胡辣湯,讓他們微寒的腸胃一整天都是暖洋洋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們說,這里每天有熱水供應,夏天還有酸梅湯,隨意自取。有年長的環(huán)衛(wèi)工在這里已經吃了三年了,從沒被要求付過一分錢。免費,是這家店和環(huán)衛(wèi)工人的約定,也是銘刻在笑容里的無言的默契。
老板說,他也是從苦日子里走出來的,如今回頭看去,能在這些仍處在生活底層的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曾經的怯懦、自卑、木訥與蒙昧,也看到善良、細致、熱情與樂觀。這些人是最復雜的,也是最簡單的,最純粹的。他們懂得如何清掃道路,也懂得如何清掃生活中的灰塵和垃圾,再大的艱難也不能將他們壓垮。他知道,很多人距離脫離苦海,所差的只是一雙手。
記得當年,老板就是靠著別人的無私幫助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那些人從不指望一個窮小子能帶給他們多大的回報,只是出于內心某種溫暖的想法,想要拉他一把。而在伸出的手里,那份溫暖也被扦插到了他的心底。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讓他隱隱領悟到了存在的意義,便更想把它繼續(xù)傳遞下去。
而環(huán)衛(wèi)工人也很珍重這份善意。世人嫌環(huán)衛(wèi)工人臟,但他們從沒有弄臟過店里的一桌一椅一塊磚,作為清掃馬路的人,他們更知道隨地吐痰和亂扔煙頭是多么讓人糟心。此外,他們還會主動幫助收拾碗筷、清理垃圾,用自己的方式回饋老板的幫助。
有人說,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我想,所謂城市的溫度,便是人對于城市的認同和歸屬感。當你漂泊半生,經歷了世事浮沉后,也許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某個潦倒的風雨夜,某個陌生人贈予你的一碗餛飩,你會因此想到給你溫暖的那個店鋪,想到那座讓你倍感親切的城市。一座城市的口碑聚沙成塔,那份溫暖也如蒲公英般,飄滿天涯。
或許,只有這樣的城市,才不是冰冷的鋼筋森林,而被叫作人間。
仇士鵬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fā)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