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防溺水安全“防護網”
靈璧縣下樓鎮(zhèn)中心幼兒園教師正在給小朋友上防溺水安全課。
壓實責任 擰緊防溺水工作“安全閥”
我市堅持預防在先、統(tǒng)籌謀劃、系統(tǒng)治理、強力推進,擰緊青少年防溺水工作的“安全閥”。
4月初以來,全市多次安排部署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5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學校安全警示教育暨整治工作推進視頻會議,要求對防汛防溺水等校園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主動整改、突出實效。各縣、區(qū)黨委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迅速開展防溺水專項行動,緊繃防溺水安全之弦,擰緊安全責任鏈條,切實形成條塊結合、上下聯(lián)動、齊抓共管的防溺水工作格局。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教體局制定《宿州市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責任清單、具體舉措、完成時限,著力構建政府、社會、家庭、學校“四位一體”的預防溺水工作體系。4月份以來,市教體局多次召開全市學校安全工作會議,對防溺水工作進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明確工作職責,細化責任清單,錨定重點任務。領導班子成員發(fā)揮帶頭作用,帶領相關科室,下沉包??h區(qū),開展防溺水專項督查,層層壓實工作責任。各縣區(qū)教體局、中小學校按照市教體局工作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動,根據工作實際制定具體方案或計劃,并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動員和部署,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具體措施,確保防溺水工作有序推進。
泗縣山頭鎮(zhèn)胡莊小學通過讓學生畫手抄報宣傳防溺水安全教育。
嚴格督導 織密防溺水安全“防護網”
市教體局成立校園安全工作督查組,由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共6組分別于4月19日-22日、5月2日-4日對全市學校防溺水、防欺凌、疫情防控等校園安全工作開展專項督查,針對督查發(fā)現的問題,現場反饋,下發(fā)督查通報。
5月11日-12日,由市教體局牽頭,聯(lián)合市公安局、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市衛(wèi)健委、市鄉(xiāng)村振興局、市消防支隊等5個單位組成聯(lián)合督查組,對全市學校防溺水、防欺凌、食堂食品衛(wèi)生、消防安全等12項校園安全重點工作開展聯(lián)合督查。5月26日,全市召開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督導推進會議,成立市級督查組,由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牽頭,抽調市委(市政府)督查辦、公安、民政、住建等9個部門人員,對各縣區(qū)防溺水工作開展聯(lián)合督查,以最嚴責任,最高標準,進一步落細落實防溺水各項措施。各縣區(qū)比照市級督查組,成立縣區(qū)督查組,在第一輪集中督查活動期間對屬地開展一次專項防溺水督查。
市教體局還制定《防溺水工作任務清單》《防溺水工作督查督導辦法》,按照問題倒查機制,對責任落實不到位、防護設施建設不到位、巡查值守不到位、隱患排查不到位、宣傳教育不到位甚至失職、瀆職,導致發(fā)生青少年兒童溺水死亡事故的,以及遲報、瞞報、漏報溺水死亡事故的,依法依規(guī)嚴肅追責問責。
靈璧縣下樓鎮(zhèn)中心幼兒園教師走上街頭、社區(qū)開展防溺水宣傳。
精準施策 打好防溺水安全“陣地戰(zhàn)”
緊盯“重點人群”。全市各校重點關注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單親家庭子女等特殊群體。為有效遏制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溺水事故發(fā)生,全市108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全部設立了兒童保護督導員,村(居)設立兒童主任1436人(其中,兒童保護督導員126人,兒童保護專干1310人)。通過日常走訪,全面掌握兒童監(jiān)護或委托照護狀況。落實包保責任制,對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實行一對一包保,并通過納入保障范圍、發(fā)放愛心聯(lián)系卡等方式,構建立體式關愛服務。
全面排查整治。全市各地開展重點水域常態(tài)化、全覆蓋、拉網式排查,摸清河流、水庫、塘壩、機井、建筑工地水池、廢棄礦坑、景區(qū)內水體等各類水域的具體情況,建立安全隱患臺賬,確保底數清、情況明。實行“清單化、閉環(huán)化”管理,對排查出來的隱患地段和水域,逐一落實隱患整改責任。完善重點水域“三個一”設施設置:即懸掛一幅防溺水宣傳標語,設置一個防溺水警示牌,配備一套簡易救生設備。重點水域加裝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配置防護欄、防護網等安全防護設施,定期巡查、及時維護修繕,做到安全警示到位,隔離防護到位。
落實巡查防范。今年以來,全市各水域主體責任單位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日常巡查,特別在節(jié)假日、高溫天氣等重點時段,加密巡查次數,加長值守時間,做好巡查值守記錄。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充分發(fā)揮包村民警熟悉水域、熟悉地形、熟悉情況的優(yōu)勢,因地制宜設立專兼職巡邏隊伍,重點時段開展不間斷巡查。同時,我市結合防溺水工作需求,開發(fā)防溺水公益崗位,配備防溺水公益崗位人員作為“護塘員”。截至目前,全市1123個村開發(fā)防溺水公益崗4077個,已全部上崗履職。這些巡查人員在午后和傍晚等重點時段,汛期、高溫天氣等重點時期,對包保溝塘特別是人群密集、易發(fā)多發(fā)溺水事故的重點溝塘增強巡查頻次或延長值守時間,發(fā)揮“吹哨人”作用,對在河邊玩耍的孩童和游泳者進行提醒和勸阻,為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事故的發(fā)生增設了一道“安全防線”。
強化宣傳 奏響防溺水安全“最強音”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日前,在埇橋區(qū)符離鎮(zhèn)第三小學五(一)班,一場防溺水安全專題講座正在進行。該校老師張敏正結合一些溺水事例,向學生詳細講解溺水自救、施救的正確方法。
據張敏介紹,學校每周至少開展一次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尤其是在節(jié)假日來臨之前,為預防學生擅自到開放性水域游泳、玩耍引發(fā)溺水事故,敲響安全警鐘。
連日來,我市各校多措并舉,宣傳與監(jiān)管并重,全力織密織牢防溺水安全防護網。
強化校內宣傳教育。全市各校堅持“1530”安全教育提醒模式,利用每天放學前1分鐘、周末放學前5分鐘、放假日前30分鐘對學生進行安全警示教育和防溺水提醒,形成防溺水警示教育常態(tài)化工作機制。同時,深入開展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六個一”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切實提高青少年兒童和家長(監(jiān)護人)的警惕性和自覺性。靈璧縣實驗學校舉行了“珍愛生命,預防溺水”集體宣誓暨簽名承諾儀式。該校6000余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宿州環(huán)保工程學校將防溺水知識編成情景劇,寓教于樂,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防溺水“宣傳員”。碭城第一幼兒園創(chuàng)作的《平安寶貝》和第三小學創(chuàng)作的《防溺水之歌》,在全縣傳唱,受教學生達155000余人次。此外,不少社會組織,如巾幗志愿服務隊、藍天救援隊等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開展防溺水宣傳進校園活動。他們通過理論講解、示范操作、學員互動、實景演練等多種形式,宣傳普及應急救援、心肺復蘇急救等自救自護知識,提升學生應急避險、自防互救能力。
強化社會宣傳教育。借助報紙、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等媒體,刊發(fā)刊播防溺水相關稿件、視頻及公益宣傳片。今年以來,市屬新聞媒體及兩微一端共刊發(fā)刊播相關稿件22篇。全市各地在重點景區(qū)、公共場所利用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宣傳的警示字幕;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等人員密集場所,張貼、懸掛防溺水安全宣傳標語;組織村、社區(qū)利用鄉(xiāng)村大、小喇叭循環(huán)播放防溺水安全提醒和防溺水童謠,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保護青少年兒童生命安全的良好氛圍。埇橋區(qū)符離鎮(zhèn)沈圩村村黨總支委員薛堂偉還將防溺水知識編成通俗易懂的“地氣語言”,在沈圩村3個自然村,通過20多個大喇叭進行宣傳,有力提升了廣大家長防溺水安全意識。
強化家長宣傳教育。全市各校把青少年兒童防溺水教育向家庭和假期延伸,做到校內校外、學校與家庭、學期與假期無縫銜接、有效對接,并通過召開防溺水家長會、印發(fā)《防溺水致家長的一封信》、“萬師訪萬家”等方式向家長宣傳普及防溺水知識。宿州應用技術學校利用學校班級微信群、家校共育平臺,向家長推送溺水事故典型案例和安全提示,提醒家長加強對孩子離校期間的監(jiān)管,對孩子行蹤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內容、知歸時”,嚴防溺水事故的發(fā)生。文/屈海波 圖/趙奇 王晨晨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fā)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yè)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