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悠悠端午情
每到端午時節(jié),家鄉(xiāng)的大街小巷都會飄蕩起濃濃的粽香,激蕩的小河里也會舉行龍舟比賽。為了避邪,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都會懸掛長長的菖蒲,人們還會喝雄黃酒。但最美的是邊吃著飄香的粽子,邊站在小河邊,看著一條條龍舟你爭我奪。那千年的文化底蘊,從家鄉(xiāng)的每一寸土地里,止不住地彌漫開來。
兒時最喜歡過端午節(jié)。在這一天,既有香甜可口的粽子可吃,又有扣人心弦的龍舟賽可看。記得有一年端午,為了看龍舟賽,我不顧學校的規(guī)定,乘著中午午休之際,翻墻到小河邊去看劃龍舟,結果被全校通報。后來,學校換了個新校長,他兼我們的語文老師,非常敬佩愛國詩人屈原。在他的推動下,每到端午這天,學校只上半天課,然后,下午組織全校的優(yōu)等生去河邊觀看龍舟賽。我那時在班上成績屬上等,自然每年都在被“請”之列。坐在特定的學生區(qū)里,望著江面上紅旗招展,龍舟爭先,心兒也跟著激動起來,那種自豪感特別令人振奮。
而端午節(jié)最愜意的莫過于吃粽子了。家家戶戶包粽子,團聚在餐桌旁,一起品嘗著香酥綿軟的粽子,別提有多高興了。父母往往一邊勉勵我們好好讀書,一邊給我們懷里遞粽子,一再讓我們多吃點。母親每每吃完一個后,就說“胃不好,吃飽了”,然后早早離開餐桌,又去拾掇家務。有一次,我吃了四個粽子后,實在吃不下了,就把吃剩的半個粽子放到碗里,然后出門玩去了。晚上回來時,母親弄了一桌好菜,當我們一家正吃著香甜可口的飯菜時,她卻一個人躲在廚房吃著我中午剩下的半個粽子。我發(fā)現(xiàn)后,問母親:“媽,你不是說胃不好嗎?大熱的天,也放了那么久,丟了吧。”母親卻笑笑對我說:“丟了怪可惜的,粽里有堿,不會餿,不礙事的?!?/p>
沐浴著家鄉(xiāng)端午文化的陽光,我一天天長大。隨著思想的逐步成熟,漸漸也喜歡起屈原的詩歌來?!峨x騷》《天問》《橘頌》那華麗的詞藻,優(yōu)美的意境,詩里行間洋溢出的愛國情懷,深深讓我感佩。此后,每到端午時節(jié),我除了觀看家鄉(xiāng)的龍舟比賽外,還會特意趕到故鄉(xiāng)的屈子祠,為屈大夫磕上一個頭,然后燃上一炷香,以示敬意。
多年后的一個端午,一封同學聚會的短信,重把我喚回了家鄉(xiāng)。昔日的學子團坐在一起,吃著粽子,喝著美酒,回味著當年的青蔥歲月,驚異于家鄉(xiāng)的巨變,睹物思人,不禁感慨萬千。聚會結束,我一個人來到江邊,聞著暖暖的河風,望著江面上百舸爭流的動人場景,我一下明白過來:家鄉(xiāng)之所以能從昔日的小漁村,一躍為如今的富裕村,一是靠黨的好政策,二是受敢為人先、不甘人后的龍舟文化的影響,才有了今天的巨變。
離開家鄉(xiāng)多年,但家鄉(xiāng)的掛菖蒲、吃糯粽、賽龍舟,常常浮現(xiàn)眼前。那溫馨的畫面,彌漫的溫情,常讓我感懷。即使遠在他鄉(xiāng),每到端午時節(jié),依然有暖暖的情韻溢滿我的心房,令我魂牽夢縈。
□劉昌宇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本網(wǎng)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jīng)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