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物在歲月中浸染
□魯珉
近期單位新進了不少人,辦公室便作了大的調整。年前辦公大樓維修搬過一次辦公室,這次又要搬,一些年久的物品搬來搬去,丟了不舍,搬之麻煩,真是左右為難。
可是最后,那些舊物大多還是保留了。同事們都說,你太戀舊了。
也是,對那些曾經陪伴我多年的舊物,我真是舍不得丟掉一件。比如,一個筆筒,一個墊杯板,一個已經掉了漆的小茶幾。當然那些舊書舊資料更是舍不得棄之。歲月的靜謐之物,怎么能說丟就丟呢。
好幾本書,封面的顏色都磨掉了許多,書角也卷了,不知翻看了多少遍。有一本居然是幾十年前的,黑格爾的邏輯學。曾經有一段駐村的時光,那本書就是我打發(fā)晚上漫長時間的物件,從那本書里學會了如何進行邏輯思考。再次看到這樣的書,仿佛看到了我曾經的青春,感覺身體中一直休眠的東西突然被喚醒了。
可能太過于戀舊,家里的東西逐年增多。每次收拾家時,老婆總是埋怨舊物太多,要丟掉。我總是制止,說這件不能丟,是什么時間在哪里買的,做過什么用,有紀念意義。那件更不能丟,陪伴我多少多少年了。這樣,家里舊物也是越積越多。譬如那只小鬧鐘,還是我參加工作時買的,原先白色的兩只耳朵,早已變成灰色的了,還擺放在電視柜上。那時年輕,好像覺總是睡不夠,幾次遲到,被領導批評,還當著全單位幾十人作檢討,記憶太深。為不再遲到,就索性買了這只鬧鈴聲特大的鬧鐘。
我這種戀舊,不是那種喜歡收藏舊物之人。收藏之人多少有些功利性,沒有增值空間的很少收。我則不然,喜歡的物件就留著,不在乎能不能升值。有些物件本身很耐用,卻用不了多久。如一只瓷碗,質地很硬,但不小心摔破了就沒有了。老家有幾只很陳舊的土碗,還是我小時候在家的時候用過的,我也收著。那碗粗糙得無以復加,有次我開玩笑用它給女兒添飯,女兒看了許久說,這是什么呀,能夠盛飯?
有些東西看似不經用,卻可以用很多年。比如鍋鏟,天天火烤煙熏,想當然用不了多久,卻一直不會壞。我現(xiàn)在用的一只鐵鍋鏟,還是三十幾年前在老家的一個鐵匠鋪買的,覺得做工精致,還有一柄非常漂亮的手把。現(xiàn)在除了木柄上有無數(shù)道烙印外,依然好使得很。
我的儲藏室一直有一把油紙傘,也是剛參加工作駐村時在那個小鎮(zhèn)上買的。制傘的杜師傅是我的忘年交,那個時候還未成家,周末也沒有別的地方去,就去杜師傅做傘的小店里坐坐。時間長了,杜師娘就留我吃飯,喝自釀的苞谷酒。離開小鎮(zhèn)時杜師傅就送了我一把油紙傘。搬過好幾次家,油紙傘卻始終沒有丟掉。
還有幾件舊物也是別人用過的,比如那塊機械表,是一個朋友送的。那時大學畢業(yè),大家都要各奔東西。我下鋪的兄弟留校了,沒有別的東西送,就取下戴了幾年的一塊手表送給了我。那是一只自動機械表,走了幾十年了,還依然走得很準,貼在耳朵上,清脆的滴答聲依舊很清楚。
舊物傳情賈寶玉做得淋漓盡致。他要晴雯把自己的舊手帕送給黛玉,又會把自己的汗巾解下來與蔣玉菡互換。這個很會用情的富家公子,對舊物傳情這一招,用得很嫻熟。
舊物是一種精致,印刻著一段又一段的過往。那些歲月中的溫情與迷茫,都在舊物中沉淀。用了好多年的東西,對其有一種尊敬叫不言而語。那些各式各樣的舊物件,雖不言,卻默默地陪伴,或許就叫做日久生情。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本網(wǎng)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