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經過4個小時的采集,宿州鄉(xiāng)村教師白宗朋在合肥成功捐出275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這袋“生命的種子”隨后被送往遠方的醫(yī)院,用于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白宗朋成為安徽省第697例、宿州市第5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出生于1984年的白宗朋,現(xiàn)為埇橋區(qū)西二鋪鎮(zhèn)西二鋪小學的一名教師,從事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已有22年。2011年5月8日,白宗朋在宿城汴河中路登上采血車打算獻血,但工作人員告知他,因距離上次獻血時間未滿6個月,不能再次獻血。正當他覺得有點遺憾,準備離開時,一名紅十字志愿者走過來,向他介紹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知識。
當?shù)弥璜I造血干細胞可以讓患者重燃生命希望時,白宗朋果斷留下血液樣本,并在申請表上簽名,自愿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巴炀人松且患腋5氖虑?。如果我的造血干細胞與患者匹配成功,我將毫不猶豫地捐獻!”白宗朋說。
據(jù)了解,在我國僅白血病一項年發(fā)病率就達十萬分之四,其中大多數(shù)為35歲以下青年、少年和兒童。但在非親緣關系的捐獻者中,與患者配型成功率只有四百到一萬分之一。所以,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才能為更多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2024年11月13日,白宗朋接到中華骨髓庫安徽分庫宿州工作站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位患者配型成功。當工作人員詢問他是否愿意捐獻時,他立刻回答道:“我愿意!”
此后,為了使自己的身體達到最佳狀態(tài),白宗朋堅持快走、跑步、打羽毛球等運動,并適當控制飲食,把體重從164斤減到153斤,順利通過高分辨率匹配和體檢。
按照中華骨髓庫安徽分庫安排,白宗朋于11月25日住進合肥的一家醫(yī)院,做捐獻前的準備。捐獻當天,白宗朋的兒子白樂天來到醫(yī)院為父親加油打氣。“當有人需要幫助時,父親毅然伸出援助之手。他讓我懂得,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我會像父親一樣,做一個有擔當、有愛心的人?!卑讟诽煺f。
社會因愛而和諧,生命因奉獻而美麗。白宗朋告訴記者,這次善舉,是在市紅十字會和教育部門的支持下完成的,更要感謝自己父母、妻子和孩子的理解,以及朋友、同事的鼓勵。相信有了大家的引導和帶動,會有更多致力于公益事業(yè)的愛心人士加入造福人類、惠澤同胞的崇高事業(yè)中。同時,他也希望患者能夠早日康復,重燃生活的信心!■ 文/記者 王云 圖/通訊員 齊會霞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fā)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zgfxnews@163.com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